欢迎来到从正公考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 13815858212 QQ刷题群:595084405

谁还没被“灵魂拷问”?回答我!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
2025-03-27 12:27 来源:网络

“苏轼”调侃:“找怀民聊聊天怎么了?回答我!”

“唐伯虎”哭诉:“你以为我不想考科举吗?回答我!”

“扁鹊”开怼:“你这会还在刷手机,肝气郁不郁?眼睛酸不酸?回答我!”

最近,许多历史人物被AI技术“复活”,顶着书本上的形象穿越时空,带着沙哑的嗓子、夸张的表情,中英混杂与广大网友在线对质。不少人直呼“句句不带脏字,句句扎心窝子”“今天又被教育了”。“回答我”是个什么梗?你被“灵魂拷问”了吗?

“回答我”的走红,没有脱离互联网时代的经典叙事:一次偶然的“失控”,发酵成一场集体的狂欢。某主播在直播中因游戏失利情绪崩溃,脱口而出:回答我!Look in my eyes!Tell me why!——意外成为二次创作的“源代码”。

当网友用AI工具将这段台词与历史人物形象嫁接,戏剧张力瞬间拉满——那些课本上、史书里的人物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文字描述,而是会生气、会吐槽、会“破防”的鲜活个体。被吐槽写诗卖惨的“杜甫”咆哮回应:“如果是你,在安史之乱逃难三年,手机被抢、Wi-Fi全断,你不emo啊?回答我!你难不难受?”明代“文徵明”对着镜头较真:“我考了九次翰林院都没考上,那我问你,最后有没有被授‘翰林院待诏’?回答我!”有理有据、义正严辞。
古人开口说话、贴脸开大,只是这场玩梗的抽象外壳。魔性的地方在于,它以历史人物的第一视角重新打开、解读史实,以面对面的姿态坦诚又强势,让知识以一种“暴力”的方式进入了脑子。更在于它以“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”的感性逻辑,以有当代味的情绪化表达,让古人“活”起来,剖陈内心、直面争议、为己辩护,也串联起了他们与我们。
看似是“苏轼”用被贬经历安慰打工人,“李时珍”用《本草纲目》对线熬夜党,实则是广大网友在寻找情绪出口、投射自我期待。“司马迁”用“蚕室之痛谁能忍?把胯下血泪熬成五十二万字史记,你断根肋骨试试”回应质疑时,历史苦难仿佛感同身受。“曹植”作“七步诗”的内心戏,似乎也戳中了当代人的创作焦虑。跨越古今,总有一些情感、道理是相通的,能够隔空共鸣、共情、共振。好的解构,本质就是让文化在碰撞中重生。
惯于5G冲浪的文旅等部门更是连夜“整活”。广东文旅以“韩愈”之口科普“岭南四大名园”;洛阳文旅借“关公”科普“忠义GPS定位”——头枕洛阳、身卧当阳、魂归解州;福建共青团请“林则徐”怒斥新型毒品的危害……传统文化在戏谑中悄然传播迭代,亦如网友所说:“笑着笑着就记住了知识点”。
狂欢,总带着争议。部分二创将历史人物歪曲理解、低俗化演绎,让历史失了分寸。由此不得不提醒:解读历史,首要敬重历史。可贵的是,更多创作者在努力探索合理边界,用轻松的外壳包裹严肃思考,吸引观众在笑声中探寻史海里的真相。这不由让人想起《诗经》里“风”的传统:用最质朴的语言,唱出最真挚的情感。当历史人物用AI合成声音拷问现代人,何尝不是一次文明传承的“反向启蒙”?
所以,下次再听到“回答我”,不妨把它看作一次邀请:以更松弛的姿态,与历史、与时代、与自己对话。当技术把千年时空折叠进一方屏幕,我们触摸到古人的喜怒哀乐,背后流淌的则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
  • 从正公考2026国省考笔试课

    从正公考2026年国省双考笔试课程一期将于2025年7月5日开课(共49天),可单独报班,学费21800元;加考前20天国考和省考刷题冲刺模考,全程69天,含赠...

    2024-12-12 关注度:997

  • 从正公考2025江苏事业单位笔试课程

    从正公考2025江苏事业单位笔试封闭特训课程初定于2024年3月9日上课。新学员可免费试听一天,满意后再交学费。课程安排具体如下:...

    2024-12-12 关注度:700

  • 江苏省考申论怎么学

    第一步:找些近几年江苏省考申论试题做看看,看自己是否适合考公。说明:现在考公人多,试题较难,竞争激烈。如果不适合,不要浪费时间。第二步:听一个完整的针对江苏省考...

    2024-09-15 关注度:636

校内路线

真实课堂

从正公考
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
我们的原则
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
13815858212

025-85205812
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

首页 关于我们 开课信息 师资介绍 招考信息 学习指导 笔试题 面试题 时政热点 政策问答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南京从正管理咨询培训中心

技术支持: 飞酷网络

ICP备案号:苏ICP备2020053670号

扫一扫

关注从正公考

扫一扫

添加王老师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