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不离手,但电话一响心就慌?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你的手机来电是铃声、振动还是常年静音?近年来,社交网络上,“害怕接电话”相关话题频频引发关注讨论。如今,手机不离手,但电话接不得了?“电话恐惧”由何而来?
何为“电话恐惧”?有网友描述:无论是看到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显示有来电,还是公共场所别人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,那一瞬间,每个毛孔、每个细胞都会莫名紧张,自动脑补一场大戏。甚至看剧时,角色的手机一响,多半会飘出一片弹幕:吓我一个激灵,还以为自己电话来了。令人恐惧的不只是无法预测的来电,还有不得不拨出的电话:必得找好地方、打好腹稿、深吸一口气,才终于能下定决心拨出按键。种种症状引发广泛共鸣,许多网友纷纷对号入座,“是我本人没错了”。
于是,能发文字和表情的,绝不发语音、不打视频;遇到来电绝不秒接,让它闪烁一会儿,先做做心理建设。“接电话”这件看似寻常、不起眼的小事儿,实实在在成了一些人的心理负担。
曾经不惜付费定制来电彩铃,恨不得全世界都听到的情景,并不遥远。从线对线,到键对键,从守着等电话到随时发消息,联络沟通形式的演变,也在人际交往模式上刻下新的印记。移动互联时代,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层出不穷。随时随地互联互通,弱化了通话的功能意义,让打电话成了一种颇为正式的方式:只有面对重要的事情、紧急的时刻、不得拒绝的要求时,才会考虑拨出电话。也由于这种惯性,遇到不常用电话沟通的熟人来电,会不由地担心“这么着急找我,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?”曾经,每个人桌子上、手机里或许都有一份通讯录。如今,即便共事许久的同事,也未必留存有彼此的电话——毕竟,“没事别打电话”似乎已经成为新的社交礼仪和默契。
有个形象的说法:如果社交软件上的联络相当于录播,那么电话就是直播。的确,文字发送前,可以反复斟酌编辑,留有充足缓冲地带、思考余地。即使情绪不佳,也能被掩饰。相较而言,打电话的强制性、即时性就高多了:通话一旦开启,不仅需要实时输出,还需及时应变,就对方的内容作出反馈,没有太多时间思考措辞,话一脱口就覆水难收。另一面,和面对面相比,打电话看不到面部表情、肢体语言,常常无法准确传递信息情绪。自己的恐惧情绪同样投射到别人身上:“对方会被打扰吗?对方方便说话吗?”由此,对拨出的每一通电话都慎之又慎。
接电话就像开盲盒。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声称有“电话恐惧症”的,多是年轻人、打工人,既折射群体心态,也反映生活境况。论文没写完,最怕导师来电;周末出去玩,电话来了别是让加班;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突然开口借钱,左右为难……经历过几次相对无言的沉默尴尬,也被不期而至的电话突袭几次后,难免下意识地对来电感觉焦虑。这背后,可能有社交压力,有对不确定性、失去掌控感的不安,也有被迫时刻在线的压迫感。可见,“电话恐惧症”其实有着很强的场景性和群体分异。
而跳出来看,我们身边更热衷打电话的其实还是大有人在。比如,上了年纪的父母,或眼神不济,或操作不便,或实在不擅长不理解流行的表情包,更喜欢一键拨通、一下说完,最便利也最快捷。加之,比起通过冷冰冰的文字、玩不懂的表情包来猜测揣度孩子的现状和近况,真实有温度的声音令人踏实心安多了。也因此,我们坚信,无论媒介如何更新,声音构筑的对话桥梁依然坚韧。比如,当电话那头传来咿咿呀呀、奶声奶气的娃娃音,父母关切地询问归家的日子、春节的打算,是不是即使隔着电话线,也感觉心头暖暖的。一对一的专注沟通,不经修饰、直接了当的情感表达,永远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