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鸡娃”鸡出心理问题?家庭教育不妨多些“松弛感”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寒假临近,挡住许多孩子面前的,还有一道期末关。分数多少、等级高低,可能令亲子关系承压,也牵着假期的命运。当然,也有家长早早给孩子制定了“十全大补”计划:身体是本钱,体能课先安排上,奥运项目要不也接触接触;艺不压身,画画、唱歌、跳舞、乐器总得会一样。抓住一切机会“鸡娃”,仍是当下不少家长的选择。然而,与“鸡娃”热情同样高涨的,是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专科和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人数。是否对分数看得过重?是否对心理健康关注太少?
“鸡娃”一词我们早已不陌生。如今,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,教育竞争愈加激烈,“鸡娃”的表现形式也越发多样。有人“荤鸡”,重点开发孩子的奥数能力;有人素鸡,主要在音体美特长上下功夫;有人追求“自鸡”,着力培养孩子的自我驱动力……最近,有家长晒出自己的“鸡娃”经历:为了给孩子换一个成长环境,在工作多年后,他们选择远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,被网友称为“鸡娃”的天花板。
这几年,刷刷短视频,总能看到因辅导孩子作业而崩溃的家长。一位父亲因为一道题给孩子讲了半小时,气到捶桌导致自己掌骨骨折;一个退休数学老师辅导孙子数学作业被气得暴跳,被调侃“桃李满天下,家里结苦瓜”。不谈学习“母慈子孝”,一说学习就“鸡飞狗跳”,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。教育压力下亲子关系的胶着状态具有一定代表性。“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,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”“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,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,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”,一些孩子的话听着心酸,心理状况令人心痛。
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是为人父母的朴素情感。努力激发孩子潜力,寄托着家庭的热望,也体现出我们对教育的重视。但怎么个重视法,值得思考。是顺势而为还是揠苗助长,是“一把尺子量”还是“多个角度看”,大不一样。须知,青少年成长有其自身规律,每个孩子的兴趣禀赋、气质类型也不尽相同。限定了单行道,可能挫伤孩子探索自我、发展个性的兴趣;一味加码加压,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。
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。“鸡娃”未必“鸡”出问题,但不可否认的是,当过多的注意力倾注在学习成绩、才艺本领等表现上时,对其它方面的关注自然被削弱。养树重在养根,养人重在养心。每个孩子在成长起步阶段,尤其是青春期,难免经历内心的暴风雨,需要家长耐心、细心体察,少些责怪、多些理解。孩子会不会和同伴交往?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?有没有自己真正喜欢的爱好?这些社交能力、情绪能力、身体能力“鸡”不出来、很难量化,却可能是孩子人生中更宝贵的财富,需要日复一日的陪伴、良好的亲子关系浸润。在培养孩子、教育子女过程中,应扮演何种角色、保持什么心态、起到怎样的作用,没有统一答案。但不管怎样,爱是一切的前提,怎么爱却是技术活儿。我们常说“爱人如养花”,好的花匠必定不会要求向日葵开成郁金香的模样、玫瑰长到凌霄花的高度。
这两年,“松弛感”成了一个挺火的词。这最初源于一个博主分享的机场见闻:临登机才发现孩子的证件过期,上不了飞机,没有人责怪孩子,妈妈带着孩子折返回家,其他家人则按原计划登机。突发情况下的从容不迫,让网友感慨其家庭的包容氛围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越来越多人学着自我调适,给心灵松松绑、减减压。成人尚需如此,孩子何尝不是。如何纾解社会的教育焦虑,如何给孩子们一个更松弛、更宽阔的成长空间,不只是家庭的事,但家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