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网上聊天开启容易、结束难,不是需要嗯嗯啊啊地告别几番,就是互抛表情包若干轮才能体面再见。明明早就兴趣索然,但却未能在合适的时间结束对话。移动互联网越发发达的今天,说话的节奏和礼仪悄然发生着变化。不知你是否有同感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。
一项涵盖恋人、亲人、朋友的调查研究认为,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几乎不可能在彼此都想结束的时候默契结束,对话双方也很难猜出到底是不是只有自己在想“求求了,别聊了”。据统计,人们平均认为自己比对方约早4分钟就想结束一段对话。现实中,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,一般都会在尴尬的路上多聊几句。这个时候,表情包或可爱、或搞笑的属性,似乎正好发挥出“敷衍又不失礼貌”的作用。
发几轮表情包才结束对话,其实算不上什么新鲜事。近年来,无论是聊天软件还是社交媒体,越来越多的对话界面默认支持表情包,甚至平台还会开发专属于自己的IP表情。商业领域之外,不少人通过把自己与动漫形象合拍、用小视频合成等方式自制表情包。可以说,在语言文字之外,蔚为大观的表情符号逐渐成为一门全球通行的语言。在这种崭新的沟通模式下,相互之间通过发表情包来表达情绪内容,提升了沟通的趣味性,也能拉近彼此距离,有效避免文字“尬聊”。
但主动斗图不同于无奈跟图。表情包比文字包含了更多语境符号,为主动斗图提供了可能;但表情包包含的语境符号仍然比不上面对面交流,无奈跟图也成为一种必然。详细来说,在人与人的交流中,纯粹语言或文字能够表达的内容只有约一半。另一半是由表情、体态、语气甚至谈话者之间的距离等细节“无声”展开的。正所谓“察言观色”,这种根植在我们基因和社群默契中的习惯,在移动互联网的“文字对谈”时代,刚好需要含蓄、象形的表情包来填补。但正如此前我们聊过的“笑哭”表情包含了自嘲、讽刺、服软等多种情绪,表情包虽比文字形象生动,但其在表意上仍具有模糊性,使人们未必能够破译表情后的真正意图,只好多发几轮,避免发生误会。
虚拟世界的对话背后,是真真实实的心灵感知。自己聊累了,出于时间考虑应当停止;但万一别人还想聊呢,出于礼貌和对他人感受的顾忌只好继续下去。即便有人表示,自己会遵循特定的“结束礼仪”,来不失礼貌地暗示对方。但无论是特意制造的短暂沉默,还是表示“今天聊得很开心”,抑或是发送表示佛系的表情,互联网世界并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“结束礼仪”,这使得结束一场对话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。
让表情包表意更精准,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但操作起来何谈容易。有人干脆认为:习惯于互联网社交的我们,应该更多回归现实世界,在促膝相谈中享受畅快交流的快意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互联网带来的改变难以逆转,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,无法让生活如数回归线下。不妨想想,除了写作业、拟公文,你有多久没写过超过100字的句子?写信、发电报甚至发短信都要求我们一次说完一个意思,但技术的变化是否在无意间改造了你说话的节奏?既然大潮浩浩汤汤,那就让我们去拥抱它吧。当线上交流中模拟线下、身临其境、尽量简单成为趋势,我们会失去一些留白的气口、遐想的空间、个性的表达,但又何尝不会在碎片化、高频率、全时空的交流中找到适应新技术的新状态呢?
事实上,无论文字交流、发表情包还是当面说话,语境始终存在,无非复杂程度有高有低。人作为“高语境”生物,读懂话外之音是无法避免的功课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无论什么沟通形式,只要是真诚、友善、有效的交流,那就是人间值得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