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“环保老赖”,别怕得罪人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近年来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高悬,推动各地边督边改、立行立改,有效解决了环境治理中的不少实际问题。不过现实中,还有一些“硬骨头”待啃。今年以来,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了75个典型案例,有一半以上案例中点到第一轮督察及“回头看”中已存在的问题,其中不乏一些“老面孔”“老熟人”。
因臭气扰民,造纸企业被群众投诉279次,职能部门下达现场监察意见书、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、行政处罚决定书50份,均未得到有效落实;有色金属企业因环境违法被当地立案处罚800多万元后,其冶炼厂制酸尾气二氧化硫小时浓度均值依旧超标,两年内超过排放限值达2161次……从公布的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中不难发现,各地的一些“环保老赖”,在应付督察、检查,可谓颇有心得。受到执法处罚,那就花钱了事,过后依旧我行我素;被点名责令整改,那就走个过场,上报情况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。当处罚难见效果、督察难见落实,屡禁不止的环境污染,势必会导致生态问题愈演愈烈。
环保整治高压下,为何一些企业有恃无恐、敢于顶风作案?根子还在于地方对生态发展掉以轻心,抓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手段有些软。污染大户往往也是纳税大户,停产整改,极有可能影响经济指标、拖累财政收入,一些地方投鼠忌器,因而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具体到环境监察执法,个别干部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,或是把罚款等同于管理,或是以文件落实文件,让排污企业有了污染空间。无论是对传统发展路径有依赖,还是责任担当有缺位,地方党委政府过多盯着GDP,对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,造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行动的滞后,让落实党和国家的部署打了折扣。
保护环境,决不能“说起来重要,喊起来紧要,做起来不要”。一个环境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,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、代价会更大;一些“环保老赖”倘若屡被通报却不彻底整改,造成的影响会更恶劣、后果会更严重。这就意味着,既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抓住不放,也要对整改不力、弄虚作假的问题严肃查处。“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,关键在领导干部。”一方面,坚持一督到底,加大威慑力度,不断提高污染企业违法成本,让心存侥幸者不敢排、不能排、不想排。另一方面,坚持有权必有责、有责必担当、失责必追究,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对庇护排污企业、敷衍应对整改的行为敢于追责问责。把环保督察压力真正传导到基层,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“污水集中收集率之低极为罕见”“借引黄灌溉之机行‘人工造湖’之实”“‘母亲河’东河沦为纳污河”“港口码头污染屡治屡空”……今年4月,生态环境部集中公开通报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,语气严厉、批评犀利。事实证明,要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就得敢于动真格,不怕得罪人。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,用好环保法律法规的“钢牙利齿”,让环境保护成为不可逾越的带电红线,我们一定能更好推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,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落地生根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